◎顾善闻/圆桌观察员
从3月开始,包括美国、欧洲在内的苏州传统贸易伙伴纷纷被气势汹汹的新冠海啸所吞噬。
截至目前,中国以外的世界累计确诊人数已超万。美国、意大利、西班牙、法国、英国、伊朗、比利时、德国的死亡人数都已超过中国——比利时只有万人口。
然而,包括美国和日本在内的少数国家政客却在疫情期间怂恿产业界和中国“脱钩”——日本已拿出亿日元(约合亿人民币)用于资助日企将生产线迁出中国,以“避免供应链过于依赖中国”。
前有正在因疫情而崩溃的美欧日市场,后有个别国家趁机煽动产业“脱钩”。刚刚经历了规模无古的中美 ,苏州外贸又被迫立刻直面新冠海啸的破坏力。
风云际会,苏州召开重点外贸企业座谈会。一些在苏州深耕多年、高居所在产业链核心的大企业,他们的相关负责人和市领导济济一堂,共商百年不遇的苏州外贸大计。
昆山仁宝,国泰国际,阿迪达斯,博世汽车部件,三星电子,等等。在城市的决策者看来,这些企业是苏州外贸的压舱石——“你们稳定了,上下游配套企业才能稳定,整条产业链才能稳定,苏州的外贸才有定海神针。”
供给需求,双面夹攻
外贸企业遇到的宏观问题几乎是一致的——1月和2月,海外订单来了,但疫情管控下的企业没有人手,做不了;3月开始,企业人员到岗了,复产没问题,可是海外疫情爆发,订单不是缩水就是取消,没活干。
“今年一季度,我们预计进出口10亿美元,同比下降10%。其中出口8亿美元,同比下降12.3%。目前在手订单15亿美元,预计上半年完成15亿美元左右,同比下降25%。现在欧美日要么减少订单、要么直接取消,甚至明说——暂时没钱付款。”国泰国际集团负责人表示,企业1月出口4亿美元,2月一下降到1亿美元不到,5月份以后压力更大,在手订单越来越少。国内2月底全面复工复产后,形势反而因国外疫情扩散而进一步急转直下。
国泰国际是江苏省龙头外贸企业,也是中国 的纺织服装出口企业。年公司进出口53亿美元,其中出口45亿美元。纺织服装出口41亿美元。
国泰国际认为出口信保是外贸企业的稳压器和压舱石。因为信保让国外敢于下单、国内敢于接单,能够避免供应链出现系统性风险,有利于企业保持中国出口的竞争力和市场份额。国泰国际希望政府方面能够进一步提高出口信保的覆盖面,做到应保尽保。
与会企业家们集思广益,提出诉求。
随着包括美欧在内的一大批国家陆续关闭零售市场,需求侧萎靡的加剧正考验着苏州2万家外贸企业的韧性。
不得不承认,随着疫情扩散,苏州外贸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在持续增多。从贸易规模来看,去年苏州进出口额占全国7%、全省50%。WTO预测,今年全球贸易额将缩水13%~32%。这对外贸依存度已达%的苏州而言,意味着什么?显然是不言而喻的。
同时,从全球供应链上加以审视,苏州电子、汽车、化工等优势产业的原材料、关键零部件高度依赖进口。当美欧日的相关工厂因疫情关闭后,位于全产业链中游的苏州外贸加工企业立刻受到了供给不足的强大冲击。
可以说,苏州企业正遭受来自海外供给侧和需求侧同时萎缩的双重打击。雪上加霜的是,国与国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海陆空断航的范围和时间越来越大、越来越长,全球运输和货物通关的成本急剧上升。
全世界每5台笔记本电脑中,就有一台是仁宝代工生产的。
“我们进口零配件的运费涨了3倍。航空运输难,空运出去成本也高。”昆山仁宝负责人说,好在目前美欧客户都“宅”家里,对笔记本电脑的需求量很大,因此企业一季度依然实现了亿元的销售额,在疫情肆虐之下同比只下降了9%。
仁宝电脑年成立,年在昆山设厂。公司主要产品是笔记本电脑、iPad等。昆山工厂有3万人,年产值约1亿元。昆山仁宝是全球 的笔记本电脑代工厂,占全球代工的20%以上。
勇者无惧,连放大招
作为世界 制造业基地之一,苏州经济和治理能力的强悍决不是建立在无基沙土之上的。
当疫情开始冲击我们的外贸之时,苏州一口气放出三个大招:
完善了一个政策包——市委市政府今年的一号文件,发布了开放再出发的30条政策,并在3月陆续推出了一系列细则。疫情出现后,苏州相继发布苏惠10条、苏惠外12条、中小企业10条、服务企业的三机制等系列政策举措。尤其是苏惠10条,成为了全国各个城市扶持疫情下经济的模板。苏州还推出苏州营商环境3.0版,联合各大金融机构为企业提供金融纾困服务。一句话,只要是苏州地方能做的、该做的,都争分夺秒地先做了起来。
用好了一张热力图——别小看热力图,这可是苏州开放再出发的一枚“硬核神器”。有了这枚“神器”,疫情之下的苏州外资首秀逆势而上,实现了重大突破——今年一季度苏州外资到账42.3亿美元,和去年全年46亿美元相差无几,增长了.3%。很多“不明人士”成年累月通过各种途径“唱衰”苏州,替国际资本“瞎操心”,显然失算了——境外资本在用他们的“加持苏州”给出坚定答案。
热力图正崛起为苏州招商的一张 。
编织了一张服务网——苏州及时建立了主要产业链龙头企业库和跟踪服务机制,加强了重点商会和企业的一对一沟通交流,还开展了千名机关干部服务万家企业的专项行动。苏州在全省率先采用了帮助复工复产的专车、专列、专机等举措,还协调解决了在苏外国人居留延期问题。
在很多悲观的声音中,其实冷静观察分析,今年苏州外贸形势总体依然可控。
在疫情肆虐的一季度,苏州完成进出口.2亿美元,同比下降15%。然而,相比1、2月,3月的降幅收窄了一个百分点。
苏州外贸新业态发展趋势向好,服务贸易增幅高于同期的货物贸易23.3个百分点。跨境电商零售出口“模式”业务额同比增长%。出境邮件超过了万件,增长%。“B2B”出口也增长了11.3%。
底蕴深厚,苏州作为
全球疫情正加速蔓延,“苏州作为”势必引人瞩目:
不折不扣落实各项外贸支持政策——中央、省、苏州市近期都在密集出台各项稳外贸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加大金融、保险、财税等支持力度,推动解决外贸企业面临的成本上升、资金链紧张等问题。国务院日前还出台了加工贸易企业选择性增税新政,将加工贸易企业内销和选择按进口料件或按成品缴纳关税的试点扩大到所有的综合保税区。这项政策的含金量极高,苏州要及时跟进落地。
从3月20日开始,国家对项产品提高了出口退税率。其中惠及苏州的出口退税额约亿、个品种,新增出口退税约5亿。
3月31日,国新办举行“减税费优服务助复产促发展”新闻发布会,国家税务总局总审计师王道树介绍了出口退税政策及相关执行情况。
“国家税务总局还将企业出口退税的申请办理时限由10个工作日压制到8个。我们苏州对一类企业的出口退税本来就只需2天,现在压缩至1.5天。对其他企业是5个工作日。”一位与会的政府官员说,江苏推出稳外贸、稳外资的22条具体措施。苏州已草拟了8条给苏惠外12条“打补丁”。“苏州是全国服务贸易创新试点。我们建立了苏州市数字贸易综合服务平台,准备近期正式对外发布。这个平台为企业今后完善数字贸易、集成国际贸易结算和全球数字物流提供综合服务,将成为苏州外贸独具特色的亮点。”
一以贯之开辟多元化的国际市场——当对美欧贸易遭遇瓶颈时,苏州对东南亚和一带一路沿线市场的经贸活动正稳步上升。苏州还需继续支持企业加大海外市场宣传推进力度,及时发布市场和政策信息。研究制定企业参与线上展销会的方案,充分发挥网上广交会的平台作用,引导企业及时调整贸易促进活动,让外贸企业在线全球接单。用好用足出口退税、出口信用保险,扩大出口信贷投放等工具,支持企业利用跨境电商平台加大国际市场开拓力度,扩大全球采购规模。
坚定信心,发挥优势
当前是苏州贸易发展最困难的阶段,甚至超过了中美 和8年国际金融危机。这无须讳言,因为作为强者的苏州不害怕真相。
苏州的无所畏惧首先来自国家层面和城市自身的底蕴。
这次疫情充分展现了中西方发展路径和治理能力的差距。相比于西方拙劣的抗疫表现和呈现自由落体的“战时”经济,中国政府和社会的组织力、号召力、动员力以及基层治理的高效率,不仅令全世界羡慕嫉妒恨,同时也大大出乎我们自己的预料。中国作为一个崭新而朝气蓬勃的工业化强国,是全世界 个真正走出疫情的经济体。背靠一个拥有全球最强治理能力的国家,是苏州信心的 源泉。
中国抗疫的胜利是中国体制的成功。
苏州外贸抵挡新冠海啸的韧性还来自于苏州自身完整而齐备的产业链。国际经济形势越是动荡,苏州产业链完善的优势就越明显。苏州外贸的主体虽然是加工贸易,但苏州并非如传统那般“两头(研发和销售)在外”。苏州产业60~70%的零部件已实现了本地和国内的自我垂直整合,是带动力很强的产业。
西方政客正借助愈演愈烈的疫情煽动一波可耻而荒谬的舆论,鼓动全球产业链“加速”撤出中国,堂而皇之的理由是“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世界不能过于“依赖中国”。不过新冠疫情恰恰证明,全球经济的 风险在于“还不够依赖中国”。如果把全球经济这枚“鸡蛋”更多地放在中国这个“篮子”里,全球经济反而会更加安全。当全球各地的经济被陆续关闭时,只有最早战胜疫情的中国才是世界经济和贸易的 避风港。
“1月份疫情爆发时,我们就坚信中国、坚信苏州一定可以战胜病毒。我们对苏州发展前景充满信心。集团董事会在今年2月作出重大决策,我们会投资1亿欧元在园区新建阿迪达斯第三期物流中心。一期和二期已不能满足今后在中国的发展。”与会的阿迪达斯苏州负责人对苏州经济的未来充满期待。
苏州不但要守住现有产业链,还需不断“吃进”海外的上游产业,尤其是高技术原材料和零部件工厂。
作为全球和中国经贸活动的领头羊之一,长远来看,苏州要做的不仅仅是守住目前经贸产业的“基本盘”,更要“转守为攻”,应该动员我们政府、媒体和社会组织,在世界范围内发起持久的“魅力攻势”,鼓励并吸引更多的上游核心零部件和原材料企业从国外迁到苏州设厂。苏州要用国际经贸的“再中国化”和“再苏州化”去制服“去中国化”、“去苏州化”这个逆势恶魔。
我们要明白,苏州的开放型经济并不是在常年顺风顺水的环境下一蹴而就的,而是数十年来在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中历经千辛万苦发展起来的。即使持续2年的中美 ,年苏州进出口额依然达到亿美元,外贸大市地位岿然不动。
今年初,苏州就向全球发出了开放再出发的总动员令。即使在变幻莫测的疫情中,这座开放之城稳住外贸基本盘的决心也不会动摇、目标也不会降低、力度也不会减弱。
时间和现实,终将证明,苏州是全球经贸活动真正的避风港。
编辑:顾善闻
原创不易,费心费力;
倘若看中,欢迎分享!
转载请注明:http://www.ausxini.com/sljs/115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