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的文人都好事,凡事都喜欢弄个什么“十大”、“八大”,其中又以“四大”为最多。权且也作一次附庸,将苏州城中的油豆腐线粉汤、咖喱牛肉汤、鸡鸭血汤和藏书羊汤也冠以姑苏小吃中的“四大汤王”吧。
油豆腐线粉汤
记得以前买油豆腐线粉汤的多为走街串巷的挑担,前面是炉灶,上面一口深锅总是热腾腾地冒着热气,后面则是一副竹头架,一个大格里是焯过了水的油豆腐,另有一只杉木桶里浸泡着雪白的线粉。听得有客人招呼,摊主停下挑担,当街操作,盛进碗里后,客人也是当街吃,虽说有些不雅观,但也自由自在挺让人怀念的。油豆腐线粉汤的操作有些像是现在常见的麻辣烫。一口大锅,不温不火地熬着鲜汤,一块铝板将锅一分为二,一半用来煮油豆腐,一半用作烫线粉。客人点买后,老板就将事先焯水去除了豆气的油豆腐丢入锅中先煮着,然后抓一把线粉放在锥状的漏勺里,放入锅中烫一下,倒入碗中,再拿起剪刀夹起油豆腐,一剪两断掉在线粉上,接着在碗中浇上鲜汤,撒上葱花,淋上麻油就成了。若是客人喜欢吃辣,挑担上备有辣火酱,多寡自便。以我的经验,单吃油豆腐线粉汤实在没什么意思,主料是极其平常的线粉和油豆腐,而汤水也绝不会像面馆中的老汤那么讲究,因为一碗油豆腐线粉汤贵的也就卖五分钱,小贩怎可能在汤水中下大本钱?所以一定要加上一只肉百叶,吃的时候,小贩会将肉百叶剪成几段,这时候,肉百叶中肉汁混入了汤水中,原本看来的清汤寡水即可提鲜千百倍。加买一只肉百叶,称作为“单档”,加买两只的自然就成“双档”了,这也是单吃油豆腐线粉汤的最高境界了。如果是在店家中吃,那么就不必玩什么单档、双档了,干脆多花几分钱,加配一客生煎,一口馒头一口汤,清汤不觉寡,肉馅不觉油,相得益彰,天成美味。
咖喱牛肉汤
相对而言,牛肉线粉汤的身价要高得多,虽然也都是平常小吃,但它却始终享受着登堂入室的待遇,与其相配的也多以牛肉锅贴、水煎牛肉包以及两面黄之类相对高档的品种。牛肉线粉汤的味感在于汤,而精妙之处全在于后厨那锅原汁老汤。熬制老汤的原料有牛骨、牛腱以及牛杂碎等,熬制的方法和苏州面馆中的熬汤很相似,也是微火慢熬,越老越鲜,只是吊汤手法有些出奇,先用牛血来吸附汤汁中的浮沫,然后再滤清,所以出来的老汤的味道不但汤水清醇,而且味道更香更鲜。每天开市前,师傅都会按照配比,用老汤、清水、咖喱等调好第一锅汤。有些不明内情的客人常会对汤锅上的那只水龙头产生误会,以为吃到后来,店家就用清水、咖喱来蒙事了。其实不然,维持汤锅中的鲜美,主要还是靠分批添入的老汤。由于咖喱本身就是利用各种香料调出的调料,不同的配比会生出很多的种类,色有红、青、黄、白,味道也是各有差异,因而汤中所用咖喱的品质往往也决定了牛肉线粉汤的特色。过去苏州售卖牛肉线粉汤的店家也有不少,但我一直喜欢位于太监弄里的伊斯兰清真馆的那一碗,汤清味醇,鹅黄嫩色,尤其是飘在面上的几片牛肉,要比别家店的厚,味道也来得更纯正。
鸡鸭血汤
说起鸡鸭血汤,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还曾流传过一个趣谈。说是西哈努克亲王和莫妮卡公主访问苏州时,在品尝过了用塘鳢鱼的两片脸颊肉做主料的“雪菜豆瓣汤”后,对苏州美食赞不绝口,意犹未尽。也不知是哪一位负责接待工作的革命委员会人员为了更深表达出苏州人民对柬埔寨人民的友谊,就又向亲王推荐了一道“黄豆鸭血汤”。这可给宾馆后厨的师傅们出了一道不小的难题。师傅们只能动起了“杀鸡取卵”的脑筋,精选出一百零八只本地老母鸡,开膛破肚后取出鸡卵,然后筛选出一粒粒如黄豆般大小的鸡卵,才做出了一锅所谓的“黄豆血汤”。端上桌后,亲王对着金边碗中看了一眼,黄澄澄的鸡卵,玉白色的鸡肠映衬着一块块紫红色的鸡鸭血,顿觉赏心悦目,食指大动。亲王一口气连吃了三碗,也就此对苏州美食留下了更深的印象。
藏书羊汤
以上三种小吃汤食,虽说在苏州可谓是随处可见,但严格来说,还算不得最具苏州特质的,真要想吃,从南京到上海都能吃得到,风味也没什么大区别,真正最具苏州特质的小吃汤食当推“藏书羊汤”了。尤其是在寒风凛冽的冬日里,孵在热气腾腾的羊汤店里,一碗接着一碗喝羊汤,一直以来都是老苏州人难以割舍的情结。
藏书羊肉选用优质体健的雌山羊(俗称羊婆)和阉割过的小公羊(俗称镦羊)为原料。宰杀洗净后把切成块的羊肉连同头、脚、内脏什件等一并放入盆堂内淖水。羊肉店的盆汤很有特点,下面是一口大铁镬,上接一口没底的大木桶,故而又称为“接锅”。根据羊肉店老板介绍,烧羊肉汤一定要用木桶,这样才能使得成汤色白香郁,羊肉酥而不烂,吃口鲜而不腻,常食不厌。淖好水后,接锅和羊肉都要用清水洗净,将依附在上的渣滓去除干净,行话称此为“割脚”。然后才能把羊肉放入接锅中,加足清水后用旺火烧开,转慢火再煨三四个小时,一锅香气浓馥、汤清味美的羊汤即可面市了。
相关图书推荐
典范苏州社科普及精品读本
《品味口感苏州小吃记》
老凡著
古吴轩出版社
36.00元
赞赏
长按白颠疯医院地址北京哪里有专治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ausxini.com/slly/10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