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去哪里 http://www.bdfyy999.com/index.html周五去接妹妹,老师一手把妹妹从队伍里牵出来,一手递给我一个纸盒子。
我定睛一看,五条蚕宝宝。
再定睛一看,不对,一堆蚕宝宝!
我一脸迷惑,想转头问老师。
一转身,老师和我之间,已经隔着一堆接娃战斗力max的奶奶外婆,和叽叽喳喳说个不停的娃。
万水千山,千山万水,和忙得披头散发的老师隔空对了个暗号,只能依稀识别老师的口型是:带回去,带回去,她要。
于是以为这盒蚕是榕喜欢,讨回家养。结果一上车,榕就说:“妈妈,回家摘桑叶,周一还要带回学校的。”
前因后果一串,终于恍然大悟——前两天老师问谁家附近有桑树,我们楼下正好有,随手摘了一些带过去。蚕宝宝周末投奔我家上托班了,全班唯一指定服务商!
不对!是全班的蚕宝宝,要来我家上托班了!
呼吸困难!
要知道,我从小就对这白白胖胖,蠕动着的东西毫无好感,甚至多看两眼,太过“善于联想”的我,还会起鸡皮疙瘩。
最重要的是,毫无养蚕经验,万一失手,在我家托管两天全都归西,感觉要被幼儿园36个孩子集体撕了。
到家下车第一件事,先看看,还都活着吗?
有没有在30分钟车程中窒息的,有没有宝宝需要做人工呼吸!
回家和松爸一说,向来处变不惊的松爸,也是脸色一变,我几乎能读出他心里默默呐喊的“我去!”
我在心里和他共振了一把。
松爸捧着盒子在各个房间巡视一圈,最后伸手放到了全家最高的立式空调上,防火防盗防草莓。
然而,怕什么来什么,才是宇宙的真理。
松同学回家以后,听说有蚕宝宝,露出了被功课压迫的小学生好久不见的“欢呼雀跃”,蹦着跳着要“拿下来看看。”
看看就看看。
然而就在这“看看”的三分钟里,我去上了个卫生间,回来一看,好奇心最强的草莓,正和孩子们围在一起“看看”,鼻子已经凑到了离蚕宝宝只有1cm的地方。
我大喝一声:“草莓!”,松爸闻声也冲了出来,嘴里忙不迭地喊着:“完了完了,蚕宝宝最怕受惊了,这下肯定要全死光了……”
婆婆也来凑热闹:蚕宝宝最“娇”,一点生人气息闻不得。
赶紧一百度,蚕宝宝还有“公主病”,完了完了。
朋友来找我幸灾乐祸,教了我planA——先打听好哪里有卖蚕宝宝。
我也赶紧想了个planB——养死你的蚕宝宝,还你们一只猫宝宝。
周一把草莓拉过去,负荆请罪,论rua起来的手感,草莓可是肉乎得多。
就这样,揣着两个plan,忐忑睡了一晚。第二天一早起来第一件事,先去给蚕宝宝问安。
第二件事,去楼下采桑叶,给他们换新鲜的。
其实,并非我无微不至——年复一年,蚕宝宝都能打败小花小草小鸭子,占据春天的朋友圈C位。
吐个槽就发现,好像全中国的爹妈们,有三分之一在托管蚕宝宝。
有诸多密集恐惧症患者,强忍着内心的不适,为娃的科学日记、观察作文攒素材。
百度、高德如果推出“全国桑树定位系统”,必定一炮而红。
家附近如有一棵桑树,就是朋友拜托和谄媚的对象。
蚕宝宝不仅装饰你的白天,还要进入你的梦。
因为桑树,大家都增加了博物学知识。
重新认识了自家和周围的小区,更结下了“情比金坚”的友谊。
这条,我先是哈哈大笑,接着简直为朋友热泪盈眶。
这是我第一次被娃坑吗?可惜不是,也一定不是最后一次。本人被迫or自愿为娃做的事,能想起来最劲爆的,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在幼儿园亲子联欢会上,豁出老脸给娃伴舞,娃挥彩带,我转圈。当时觉得自己像嫦娥奔月、天女散花。回头看视频,是海狮顶个球。陪娃进苏州乐园“鬼屋”——进去之前,娃的铁哥们刺激松同学“这你也怕?”为了不让松同学丢脸,老母亲豁出去说“走,我陪你进。”没想到一进去,配音一打,冷风一吹,小火苗一晃动一摇摆……铁哥们秒怂,手紧紧抓住我,一秒钟也不肯松开。到最后,俩娃简直脚不沾地,挂在我身上。我左边挎一只,右边挎一只,踉踉跄跄,在鬼屋里找出口。里面黑咕隆咚,两人高喊:“我怕,我怕!”打开手机电筒,两人继续高喊:“快关掉,快关掉,能看见,我怕,我怕!”为了保住身为长辈的脸面,我在里面是这样。一出鬼屋的门,俩娃立马站直喽,没事人一样去玩过山车,奄奄一息的我是这样。写到这里,我突然明白了养蚕的含义——春蚕到死丝方尽,这赞美的岂不是鞠躬尽瘁的老母亲?原来老师的托付,是赞美,是敬意,是一首朗诵给大家的诗!所以啊,所以啊,为啥要生娃?自从生了娃,极限是个啥?感谢娃,不断让我们挑战极限,突破自我,没有什么不可以。最后,养蚕的故事有个这样的不是结尾的结尾——今天周一,榕本来有事请假,松爸说:“你开车过去一趟,把蚕宝宝送去幼儿园!”我:“干嘛?”松爸:“小朋友们要看的,蚕宝宝对他们来说很重要!”我:“少看一天有啥,我不想去送。”松爸:“你不懂!在家多放一天,蚕宝宝死掉的风险就大一点,赶紧还回去。”老谋深算,运筹帷幄,还是您强!如果你也笑了,记得点个“在看”或者“赞”,转一转更佳。你要多少桑叶,我给你快递!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usxini.com/sldl/94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