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最接地气的新媒体,呈现最贴近苏州生活的各类新闻信息、便民信息、八卦消息。
朦胧中,总感觉有人掐我的胳膊,
猛的一醒,发现自己在六年级的课堂上睡着了,
耳边传来同学们的嘲笑声和老师的责骂声,
阳光照在同桌的脸上,一切都还充满希望。
此时,时光静好,岁月安稳。
原来
时光老人将我带回到了年
那正是我埋下成长种子的起点
也是我人生第一个梦想的开始
吃不完的糖果?还是舔不完的蛋糕?
成为科学家或者画家?飞行员还是老师?
此时苏州的样子你还记得吗?
那个时候的你在干什么呢?
那一年的房价
那个时候苏州均价元/平左右
园区楼盘日渐火热
吸引了很多苏州人舍弃古城来园区置业
均价刷新至元/平方米
如果这不是梦
我会砸锅卖铁多买几套
这样才不会遗憾
那一年的工资
那一年的平均月薪块
不吃不喝三个多月才能买一平
现在工资翻了N倍
房价翻了20~30倍
不知道是我没进步,还是时代跑得太快
那一年还不会说普通话
年的时候
当时苏州各类单位招人
都有一条“会苏州话者优先”那时候村庄没有人会说半句普通话
吴地的语言、文化、习俗确实保留的最好的
哪像现在仅2.2%的青少年能熟练使用苏州话全国倒数第一!那一年的乡下
零零年的时候园区很荒
我住在园区很偏僻的村庄
那时候苏州的中心是观前
古城人都说护城河外是乡下
那时候石湖之韵才开始开发
工地旁边的广告是元/平
当时觉得房价这么高
那时候越溪一间门面房不到10万
首付只要2万
还多送户口、阁楼、或夏利汽车
年的50倍没把握住
现在只能叹息了
那一年的交通
那时候还没有地铁有轨电车
千禧年那会,出去基本钻火车水运比较多
家里有条船,去观前什么的划个船
爷爷掌舵、爸爸撑竹竿
我在奶奶和妈妈的怀里钻来钻去
那一年的园区
那时候园区才开始建设
金鸡湖还是一派地道的农村风光
湖泊西部为娄葑乡低洼水田
东部为跨塘、斜塘乡农村和农田
没有人能想到
多年后它们翻天覆地的变化
那一年的双巴
那时候苏州有一条极为经典的
双层车线路——68路
68路从西至东横穿苏州城
去参加比赛去游乐园去逛街几乎都坐这一路
年12月最后一辆双巴退出运营
68路就这么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那一年的老动物园
小时候最开心的事莫过于和爸妈去动物园了
边看动物边仰着脸要支雪糕吃
虽然现在也知道动物都搬去了上方山
但还是最怀念老动物园
那一年的苏州乐园
苏州乐园欢乐世界也关门搬家了
小时候去的次数还挺多
看着朋友从顽皮的小伙子到长大
大家都还记得在小时候门前合影的瞬间吗?
那一年的商场
那时候东方之门还没有开工
苏州还没有遍地林立的大型综合商场
更多的是小巷子和小院子
苏州饭店还是当时最高楼之一
东环路那里的大卖场还叫百润发
那一年的观前街
那时候观前街夜市繁华
人声鼎沸,小吃美食众多
各种商品小玩意儿琳琅满目
再听上一曲评弹,无比满足
那一年的快餐
那时候肯德基刚进入苏州没几年
麦当劳、大娘水饺还有兰州拉面也才陆续出现
苏州第一家肯德基就在
观前街东脚门口的三层楼建筑底层
有段时间肯德基书包特别流行
苏州的大街小巷,小孩子们人肩一个肯德基书包
那一年的大闸蟹
五块钱的盒饭可以吃两大荤一小荤三个素菜一个汤
油条1毛钱,一碗豆浆2毛钱
蟹壳黄大概是1毛钱
螃蟹还不是很贵的食物
就比螺蛳贵一点,能经常吃
那一年的汽水
那时候大街上还没有那么多奶茶店
都是卖盐汽水和橘子汁的
当时苏州还有本地的汽水和可乐,园林牌的
还记得小时候喝过的双喜牛奶吗?
那一年的电影院
那时候苏州还没有IMAX和3D电影院
只有大光明和开明
能看一场电影还算是奢侈的事情
那一年的通讯
那时候,还没有智能手机
更没有苹果
那时候只有
BB机,还有大哥大
再大一点了,就出来小灵通,
只不过用起来实在是…
有点不敢恭维!
那一年的交友
那个时候,交网友对于广大苏州人来说
还是很陌生的一个概念
当年很多都是在QQ上认识新的朋友!
对于当年第一次尝试视频聊天
更是让人小鹿乱撞有木有!
那一年的熬夜
当年网游、手游在苏州
并没有那么快崛起
更多苏州人熬夜都是在看电视!
曾经多少人的失眠夜是看着这个画面入睡?
那一年的追星
当年,《还珠格格》还在暑假寒假循环播放
尔康还没被做成"表情包"
范冰冰也只是"金锁"而不是"范爷"!
《流星花园》刚出来
年轻的少男少女
都有自己花痴和羡慕的偶像
那一年的歌星
在台湾阿尔法唱片公司的小屋内
一个新人闭门写了50首曲子
他叫周杰伦
当年他让很多苏州少男少女都在唱:
《东风破》、《七里香》、《双节棍》
...
那一年的非主流
那时候,还没有北京中医医院治疗白癜风用什么方法治疗白癜风的费用
转载请注明:http://www.ausxini.com/sljd/25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