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苏州,赏园林之“沧浪亭”
姑苏古典园林沧浪亭地处城南三元坊附近的沧浪街三号,始建于北宋庆历五年(公元年),诗人苏舜钦被眨后返乡,购得唐末五代孙承佑之池馆,傍水造亭,打造私家花园,以此安度晚年,并以"沧浪濯缨"之典故取名。
元明时,此园曾一度改为佛寺,至明嘉靖年间,由当时僧人文瑛复建。清康熙年间,宋荦移亭于土阜之上,道光同治间,又经修茸重建,遂成今貌。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沦浪亭是姑苏现存渚园林中历史最为悠久,而且是唯一以亭子名命名的古典园林建筑。
沧浪亭的造园风格独特与众不同,具有宋代遗风,好说是写意山水的范例。有心人可发现,未入园门,先见园景,一泓清流环绕,波光倒影,景象万千。不少游客会情不自禁地在园门外驻足,欣赏和摄影,不忍急于入门。
平梁石板曲桥
沧浪亭三面环水,水流自西向东,环绕约半周后向南流去。水流清澈,倒影清晰。夏日鱼戏莲叶之间,莲花朵朵盛开,令人心旷神怡。入园门需跨过一座石桥。园内北边沿河建了一条复廊,把园外的宽广水面和院士堆土而成的假山捏在了一起。这条复廊在苏州园林的建构中堪称一绝。复廊是廊中有墙相隔,隔墙上筑有漏花窗,内外景色可以相望,但人不可通达。沧浪亭的复廊一边是山,一边是水,富有情趣。复廊西头是面水轩,题额“陆舟水屋”为清代著名画家吴昌硕亲笔。沿外复廊向东走,尽头上有一座三面临水的方亭名“观鱼处”,亭内四扇白色屏门上有当代书法家蒋吟秋隶书之苏舜钦的《沧浪亭记》,文章、书法皆为上品。坐此亭中,既可观鱼,又可赏文,岂不快哉。
复廊内侧,粉墙红柱
站在复廊外侧,可赏园外景致
复廊
复廊外侧可清晰地欣赏到水面外的园外景色:人车来来往往,民宅和水景。
漏窗观景
出复廊南望,便见隆然升起的土山——“真山林”,四周山脚垒石护坡,混假山于真山之中,颇具天然野趣。沿磴道而上,石径盘旋,林木森然。抬头见一亭即“沧浪亭”高高在上,这里是苏州各园中山景较佳的一处。至山顶,四周古树参天,风声飒飒,细观亭上集苏、欧诗句的楹联“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不免心旷神怡,怀古之意油然而生。
耸立于园内横亘东西的小山丘之顶的"沧浪亭"
缓步向西下山便见一深潭,与山丘正成对比。潭边怪石突兀,草萝丛生,野趣十足。此潭传为宋代遗物。绕过水潭顺着碑廊便来到建筑相对较多的区域,而“明道堂”和“五百名贤祠”是这里主要的两组建筑。明道堂在真山林南,是园内主厅,高大宽敞,为园中主厅。厅前有宽广的石板庭院,可供文人雅集讲学之用。
厅两侧有回廊与南面的“瑶华境界”相连,组成一个四合院式的空间。清代瑶华境界出曾建戏台,侧有厢房,是官绅观戏的地方。这类建筑在苏州古典园林中并不多见,也可知沧浪亭在历史长河中逐渐由私家宅园演变为公共园林的过程。
自明道堂向西即是竹林围抱的“看山楼”。看山楼一层以石砌石屋,名印心石屋,内置石几、石凳,十分幽奇。由看山楼再向北穿过“翠玲珑小轩”和“仰止亭”,就来到始建于清道光年间的五百名贤祠,内壁上镶刻有从春秋至刻石时止,历史上与苏州有关的著名人物石刻小像共五百九十四位,他们都曾为苏州的经济、文化、社会发展做过贡献,苏州士民勒石纪念之,也堪称美谈。
沧浪亭现存园子的格局中,其清代增建的南部建筑院落部分被公认为不够理想,其最为精彩之处是园子与外部水体的链接部分,复廊和渡桥而入的巧思既成全了园内借水成景的愿望,又隔绝了河对岸城市的喧闹,体现了“大隐隐于市”的古人情怀。沧浪亭悠久的历史,千百年来众多名人雅士的造访留文,为其增添了更多神秘而隽永的魅力,走进这座园林,能够唤起人们对历史无限向往和亲近的冲动。
请输入标题abcdefg
-END-
关于“理池”——一家专注苏式园林生活的企业
传承千年园林文化,用心设计、成就经典作品。苏州理池景观规划设计事务所位于苏州市区彩香路,北靠中国四大名园之一的留园,西依千年古刹寒山寺,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在李航先生的带领下,汇聚一群拥有共同职业梦想,视设计为生命的新生代设计师团队力量,是苏州地区最早涉足私人景观营造的主要公司之一,也是当前将私人景观设计和施工分开运营的先行者。是苏州唯一一家专注苏式园林设计、苏式建筑设计、苏式民宿规划、苏式产品定制等传承园林文化与发展的一体化专业服务机构。
秉承“设计感动客户、设计创造价值”的服务理念,以“传承园林文化”为己任。打破传统景观公司“设计+施工”利益捆绑的格局,设计免费的怪圈。坚持“只做有价值的设计”,树立行业新标准。业务遍布苏州、上海、杭州、无锡、合肥、青岛、厦门、广州等发达地区,营业范围从最初的别墅景观设计到如今包含私人建筑景观一体化规划服务。
赞赏
长按治疗白癜风有好办法么白癫疯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ausxini.com/slmp/1133.html